近日,云南省首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信贷产品“三资e贷”在中国农业银行文山分行成功落地,该笔30万元贷款将为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南油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八角是棵山中宝,一年栽来百年好,八角是棵摇钱树,一年栽来百年富。”这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童谣。几百年来,八角与文山州广大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瑶族群众对八角情有独钟,称之为“摇钱树”。
近年来,麻栗坡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通过强化产业扶持力度、提升绿色化水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夯实基础设施等方式,大力培育发展茶叶、草果、八角、砂仁等特色产业,逐步实现以产业兴旺为支撑的乡村振兴蓝图。
南油村海拔约1140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适宜八角生长。2001年,该村大量种植了一批八角树,但受外出务工潮影响,疏于管理的八角树在这片土地上“野蛮”生长。
![](http://www.rcyxdk.com/uploadfile/202409/7556c6ed04db070.jpg)
“树长高了,养分都被树干吸收了,导致挂果量小。”南油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游国民介绍,树过高,挂果量小,采摘难度大,危险系数大。为了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2023年,他带领村党委成员去“中国八角之乡”富宁县考察学习,选择不同树龄的八角树进行矮化、土地增肥等改良试验,“这棵挂满果的树是改良后的,旁边这棵是没有改良的,改良后的八角树每棵可以增产40公斤左右,预计每棵增收200元。”
游国民和记者算了一笔账,该村集体现有1万余株八角树,贷款到账后,今年内村集体将完成所有八角树改良,按今年卖价的5折保守测算,明年预计可增收约100万元。“有了这笔贷款,我们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现金指日可待了!”放眼未来,游国民充满信心。
据了解,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难点在于启动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作为特别法人,适用贷款产品较少,融资难度较高。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无抵押担保的融资困境,成为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亟须破解的难题。
2022年4月30日,农行文山分行出资建设的麻栗坡县农村三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农村“三资”的线上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2023年,通过该系统实现线上资金支付1689笔,金额4847.65万元,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景。
“我们以三资平台数据为支撑,通过信用方式发放贷款,帮助村集体解决贷款融资难题。”农行文山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柳滢介绍,“三资e贷”是该行数字金融助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探索,试点成功后,对全州乃至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便利具有里程碑意义。
“资金来源解决了,让我们对发展‘一村一品’充满了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盘活沉睡的资产。”麻栗坡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站长李有宏介绍,麻栗坡县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金融活水的注入,将为该县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助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