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山县开云镇青峰村的青朗生猪、藏香猪生态养殖基地,养殖大户曹先生正忙着给猪添料,看着存栏量从400头回升至现在的1500余头,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多亏了衡山农商银行的‘湘农e担贷’,让我挺过了最难熬的时刻!”这位从事生猪养殖二十余年的家庭农场主感慨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2023年,受生猪价格波动叠加饲料价格上涨,曹老板的养殖场遭遇双重打击。为维持基本运转,他不得不变卖部分存栏生猪,养殖规模一度缩减至400头,流动资金缺口达80万元。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银行门槛高,民间借贷利息又贵,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忆起那段艰难时期,曹先生仍心有余悸。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
转机出现在2024年春,衡山农商银行师古支行在“走近走亲走深”三走行动中走访辖内家庭农场时了解到曹先生的情况,迅速启动一村一品专项服务机制。基于其二十年的养殖经验和稳定的出栏记录,该行为其量身定制“湘农e担贷”方案:提供最高40万元贷款额度,执行优惠利率,配套生猪价格保险,由省农担公司提供政策性担保。
“从资料提交到放款仅用了2个工作日,年利率才4.15%,这比我们养殖户能承受的成本低太多!”曹先生兴奋地说。2025年2月,该行又为其提供了额度30万元的惠农快贷,用于新建育肥车间和粪污处理设施。
产业振兴成效显现
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支持下,曹先生的养殖场焕发新生机。目前存栏量稳定在1500头,年出栏量可达3000头,提供就业岗位20个。“去年纯收入达到40万元,今年预计突破60万!”说话间,曹先生展示着手机里智慧养殖系统的实时数据。
创新服务赋能产业
据了解,湘农e担贷是湖南农信联合省农担公司推出的乡村振兴特色产品,重点支持粮食、生猪、油茶三大主导产业。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已发放该类产品1593万元,惠及农户47户,生猪产业贷款占比达37%。
在衡山县开云镇这片热土上,类似曹老板的创业故事正在不断上演。金融“活水”不仅要解燃眉之急,更要培育发展动能。衡山农商银行持续深化三走行动,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随着金融支持的持续加码和农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加速绘就。